小伙伴们为啥很快都忘了中学知识

最近,网上流行这样一个段子:“很多年前,我能做三角函数,解多元高次方程,会画大气环流图,能背化学元素表,知道小孔成像,看得懂电路图,能背很多文言文,英语语法也熟,知道植物细胞有细胞壁而动物细胞没有……现在我就是个文盲……”随着各地高考招生工作的展开,已经告别中学时代的学生们,是否会像上述段子讲的那样,从此与高中知识说再见了呢?(7月24日《中国青年报》)

  忘掉中学知识,既是一件令人伤感的事,也容易给人以强烈的挫败感———苦苦学来的知识,既包含了老师的辛勤教导,也包含着自己的汗水和努力。不曾想,就在我们读完大学、研究生拿到高学历或是步入社会之后,这些知识很快就被忘掉了。依照中学老师的谆谆教导“忘记就意味着背叛”、“忘记就意味着不求上进”的标准,好多网友顿时没有了半点自豪感,恨不得再到中学去“回炉”。

  然而,忘掉中学知识并非是个别现象。“只有2.5%的受访者表示还都记得”的现实足以表明,那些曾经用熬夜、汗水换来的中学知识,大部分逃脱不了被忘却的命运———当然,在中学那会,这些知识给了我们做题和考试的资本,给了我们拿高分的自信。而除了这一点仅有的意义,我们在注定要忘掉的中学知识里,找不到多少对于现实生活的帮助。

  笔者拥有关于忘掉中学知识的伤感,是因为当年准备参加公务员考试。当笔者一拿到行政能力测试的卷子,发现其中有许多函数、几何、地理、历史的题目不会做。每次准备公务员考试,心里总想穿越回高中那个“博闻强记”的时代,也总感觉一个高中生就能将行政能力测试中的所有题目全部拿下。可是,话又说回来,我希望拥有这些知识,目的仍然是为了考试,而不是为了生活和工作。

  熟则容易生巧,生则容易忘掉。再熟的东西也会随着时间的流转成为过眼云烟。从这个角度讲,忘记与现实生活没有什么交集的中学知识,是非常自然的事。三角函数、多元高次方程、会画大气环流图、知道动植物细胞的区别……这些当年所谓的重点知识,对于当下的我来说,简直就像“神仙术语”。由此,我等常人必须得佩服那2.5%的能记住全部中学知识的受访者。

  与生活缺乏关系、与现实没啥关联的知识,为什么还要花那么大的力气去学?这是一个中国教育一直未曾回答好的问题。当我们的中小学生把大量的知识和精力用在学习这些注定要被忘记的知识时,我们许多人对当年的中学生活也有一段痛苦的回忆。忘掉那些知识容易,忘掉这段痛苦的学习过程却非常之难。对于我国教育体制而言,如何能避免让孩子们过多地学习这些无用的知识,给孩子们减负,给孩子们快乐,一直以来都是最为重要的问题。

  教育如果解决不好是“为考试而学”还是“为实用而学”的问题,则教育就永远不会有真正的出路,孩子们也不会拥有快乐的童年。更可怕的一点是,“知识无用论”也会因此而抬头———既然知识注定无用,又何必在意那一张似真非真的学历证书?

 

发布者

虚妄的存在感

我尊重你的存在感,但我鄙视你虚妄的存在感。